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对普通人看似无害的事情,对认知障碍症长者却是极度危险甚至可能致命的。因为认知障碍症长者缺少足够的安全意识,部分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遭受各类危险。今天就来给大家细数一下这些“致命”风险和隐患。
食物卡刺
长者咽部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减退,难以通过口腔咀嚼辨别、剔除肉中的鱼刺、鸡骨。所以食用鱼肉,鸡肉时最好是家属帮助挑刺后剁成很细的肉泥,做成肉丸食用,一旦被卡到,绝不可采取硬吞饭团等方法处理,应及时到耳鼻喉科门诊取出。
不要让认知障碍症长者拿一些小件物品玩,有时候他们不能判断哪些是食物,所有小件物品都会往嘴里放,这样也非常容易发生气管的卡噎。
粘稠导致肠梗阻
尽量不要给认知障碍症长者食用粽子、糯米团等粘稠、难消化的食物,即使食用也应该少量分次,否则对于咀嚼功能退化的老年人,易发生机械性肠梗阻。
每年胃肠外科收到的肠梗阻老年患者中,很多都有进食上述食物的病史。
呛咳风险
在家中,与认知障碍症长者吃饭时要特别注意,喝水吃饭时不要说话,如果遇到呛咳,可以尝试帮助他把头低下一点再吞咽,看是否仍有呛咳。
认知障碍症长者很多都有喉肌松弛问题,吞咽时不能完全封闭喉口,饭粒或汤水刺激气管,导致呛咳。而呛咳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对于肺炎老年人抵抗力弱,很容易变成重症,而对于一些严重呛咳则可能直接导致窒息等风险。
烧伤烫伤
认知障碍症长者因为控制能力和对危险的意识不足,有时候会主动触碰烫热物体,或动作失误引起烫伤。
生活中,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等热液烫伤最为多见。许多患者在受伤之后直接在创面上涂抹香油、酱油、黄酱、牙膏等物品后便急急忙忙到医院就医,但这些日用品并无任何治疗烧烫伤的作用,且只能增加医生治疗的困难。
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烧烫伤当时即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
跌落风险
如认知障碍症长者不慎从高处坠落,坠落时多导致颅脑出血、腰椎爆裂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不可恢复,愈后很差,死亡率很高。
所以住在农村的要注意让长者远离晒场、水泊等危险环境,而住在城市或楼房的家庭则要防止长者攀爬窗户或从楼梯跌落。
不要以为很高的地方摔下来才会死人,实际上,很多长者是在家中发生摔倒后导致严重问题而引起死亡的,家属在家要做好各种防护,例如不要摆放地毯等容易发生摔绊的物品。而在浴室等湿滑的地方,可以增加防滑垫或扶手。家中有楼梯的人家,尽量安排长者在1楼休息和活动,减少长者上下楼的几率。
给长者配备一把合适的拐杖或助行器,能够有效帮助下肢无力的长者行走,并降低摔倒风险。
长者睡觉的床不宜过高,防止长者在睡梦中发生跌落引起的危险,床头可以放一些遮挡物品。
漏电危险
对于家中有认知障碍症长者的家庭,插座等都要更换成有儿童保护功能的,并尽量不摆放在明处,尤其尽量让家电远离水源,防止长者因为喝水、洗手等行为发生的漏电伤害。
家中的电闸要采用有保险开关的,保证短路后立刻断电。
对于各种家电,有伤人风险的也需要布置远离长者的日常生活区域,并做好防护,平时不用的时候拔下插头,断电。
不要将电源板裸露在地面,有些失智长者会搞不清方位,随地大小便,如果恰巧在电源附近,容易导致短路。
还有长者自己洗衣物或忘记关闭水龙头,导致家中地面漫水,也会发生危险。因此建议电源线安装在离地40公分位置。
要定期检查长者经常活动及触碰区域的电线及电器是否有破损,有些长者有咬东西或拆物品的习惯。
走失死亡
有调查资料显示认知障碍症长者若失踪48~72小时而仍未寻获,死亡率高达4成。而脱水与失温是走失长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认知障碍症长者易发生走失,对于该危险只能防患未然,从防止长者走失开始,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走失是在家中发生的,因为长者主动开门而走失。
对于有以上问题的长者,可以购买阻门器,安装在长者的房门上,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安装在门下方的开合开关,普通人打开很容易,而认知障碍症长者自己不会打开。
交通危险
携带认知障碍症长者出门的时候,可以购买安全绳,将长者和照护者手臂系在一起,防止长者突然作出危险举动。要帮助他注意交通安全,因为其他人并不能判断出长者是认知障碍人群,因此驾驶人员并不能有意识地躲避或减缓车速。
这里还要说一句,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老人代步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这类电动交通车与机动车混行,但由于速度慢防护能力差非常容易发生各种交通安全问题。
用药风险
认知障碍症的用药往往与精神类或安定类药物有关,这些药品在使用中需要非常谨慎,依照每个患者的不同,医生会给予相应剂量。
对于中药,同样建议先询问正规的中医,为长者进行诊断后按照所开药方抓药,不要轻易相信偏方。
很多认知障碍症家属习惯通过借鉴其他家属的用药方式来给老人买药,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建议在给长者用药前一定要先去正规医院进行问诊,按医生建议服药。
管路脱滑
很多认知障碍症长者在中晚期会借助各种辅助仪器或管路,比如食管、尿管、输液等,管路脱滑80%是因为固定不当导致的,其次长者本身在不舒服时候也可能扯拽管道导致危险。
对于前者,要做好充分的环境评估,并按照正确方式固定管线。对于后者,首先要尝试和长者进行沟通,告知对方必要性,并随时监控长者的情况,及时发现他的不适或意图。
对于无法有效沟通的长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约束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长者的舒适和情绪,尽量安抚长者,并让他感到放松。
参考文献:
M. Dolores Calero , Elena Navarro, Cognitive plasticity as a modulating variable on the effects of memory training in elderly persons, Archives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Volume 22, Issue 1, January 2007, Pages 63–72, https://doi.org/10.1016/j.acn.2006.06.020
文章来源:黄手环行动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