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王女士攥着空药盒,声音发颤。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多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中上演。
2025年6月,中国原创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甘露特钠(商品名“九期一”)突然停产,让依赖该药的患者陷入断药困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停产?病还在,药没了,患者该怎么办?
从“希望之光”到停产风波
这场牵动万千家庭的停产风波,还要从九期一的诞生与走红说起。
1.事件经过
九期一号称是我国首个以“脑-肠轴”理论为基础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2019年11月,以“有条件批准”的方式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一度被视为“中国原创药的希望”。
2025年5月起,多地医院药房和药店出现断供,药价从医保后的398元/盒飙升至千元以上。
2025年6月9日,绿谷医药证实停止生产,并计划关闭相关办公区域。
2.停产原因:一款上市仅6年的药物为何突然停产?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官方解释:绿谷称因药品注册证到期,新审批尚未通过,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待审批通过后将恢复生产。但行业人士指出,国家药监局2019年“有条件批准”时要求的上市后继续进行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和长期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或成关键。
学术争议:实际上九期一上市前后,学术争议不断。
作用机制存疑:九期一宣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大脑功能,但“肠道菌群→大脑炎症”的科学链条尚未完全被学界公认。
学术界的质疑
原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曾实名质疑该团队前后论文中GV-971的作用机制“惊人地不同”,此前论文表明其作用于神经系统内部,后来却称作用于肠道菌群。
三期临床中,安慰组突然间恶化是因为过程中告知了实验对象安慰剂存在,导致安慰剂效果消失。
疗效数据存疑
有举报材料指出2021年启动的二期临床试验中,该药未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
三期临床设计存在瑕疵,试验时间仅9个月;
上市后进行的四期临床试验,只聚焦临床使用中的长期安全性,业内猜测可能是其药物疗效不好,数据不佳等导致NMPA不认可。
海外临床试验停止:2022年5月,绿谷官方公告称,受新冠疫情和融资未能到位的多重影响,提前终止了甘露特钠胶囊的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
3.关于未来:停产是否意味着九期一将彻底退出市场?目前来看,前景仍不明朗。
鉴于学术争议尚未完全澄清,且新药审批对临床数据要求严格,九期一何时能复产、能否复产,仍是未知数。
相关指南仅将其列为“轻至中度AD患者的备选方案”,且强调“总体功能改善效果尚需验证”。
断药背后的事实
药物停产,最直接的影响落在了患者和家属身上,他们的困境远比想象中复杂。
1.医生处方的矛盾心态:医生群体有的在谨慎使用该药,有的出于无奈或尝试心态,也有一些医生明确表示不建议使用,因为效果不确定。
“知道有争议,但有些患者用其他药效果更差,只能先试试九期一。”
“九期一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与多奈哌齐相当,但对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无显著差异。”
2.患者疗效两极分化与焦虑蔓延
体验分歧:患者社群调研显示,有的家属认为“服药后老人情绪更稳定”,也有表示“无明显变化”,也有报告出现恶心、腹泻等不适;
断药焦虑:有研究指出,突然断药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波动,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说突然停药可能加速病情,可现在根本买不到药,每天都提心吊胆。”
“我妈妈用甘露特钠效果特别好,最近买不到了…我想买一些”
3.额外的经济负担:阿尔茨海默病常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断供后无论是选择其他组合疗法,还是更换新的单抗类药物,都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经济压力。
患者应有的应对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2025版对甘露特钠(GV-971)评级为弱推荐(IIb),“也应注意到GV-971在总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行为症状方面的改善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九期一的停产,对于在用的患者来说,尽快就医调整治疗计划,是当下不二之选。
1.尽快复诊
建议患者尽快到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复诊,并请医生调整方案。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断药后1个月内复诊的患者,病情控制率远高于延迟复诊者。
2.采用国内外公认药物
结合医嘱,采用包括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美金刚等药物。也可以考虑联合用药策略,同时实现延缓认知衰退并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3.新型靶向药物
对于早期轻度AD患者,可以结合适用条件,并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和监测要求,使用新型抗Aβ免疫治疗药物,如仑卡奈单抗或者多奈单抗。
4.重视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临床前期和早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管理中也十分关键。
综合认知训练:通过居家形式,进行传统认知训练,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沉浸式综合认知训练,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增加认知储备,有效延缓认知衰退。
《阿尔茨海默病多元康复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5)》共识意见7:推荐轻中度AD患者根据评定结果中认知功能受损的范围及程度,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认知训练,优先选择计算机化认知训练。
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健康饮食、坚持每周中等强度运动、保证睡眠质量以及增加社交活动和心理疏导,有效管理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多种替代药物和联合疗法已经被证明有效。伴随着越来越多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出现,采用“药物+非药物+全程管理”模式,及时与医生沟通,找到最适合您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是当前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讯。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章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