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呆 发布的文章 - 天下无呆
**手机版登陆界面按钮/>
** 显示logo图标语句/>
首页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开始搜索
1
什么是混合性痴呆?有多少患者是混合性痴呆症?它的危害更大吗?
404 阅读
2
与失智症共生:学会当自己的医生
355 阅读
3
关于九期一(甘露特钠)疗效调查
339 阅读
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要点
254 阅读
5
同型半胱氨酸是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
221 阅读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搜 索
标签搜索
视频
非药物治疗
AD
症状
意见反馈
照护
新冠病毒
大脑炎症
天下无呆
累计撰写
13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页面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找到
119
篇与
天下无呆
相关的结果
2023-01-15
新的tau蛋白调节因子和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靶点被发现
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全世界数千万人,随着我们预期寿命的延长,预计未来几十年会有更多人受到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等 tau 蛋白病是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涉及 tau 蛋白的病理性积累,最终导致脑细胞大量损失。 贝勒医学院2023年1月6日消息 关于 tau 蛋白病潜在的发病机制几乎没有达成共识,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些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BCM)和德州儿童医院(Texas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现已确定了新的 tau 蛋白调节因子,它们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 tau 蛋白病的可行且有效的治疗靶点。 这项激动人心的研究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由贝勒医学院分子和人类遗传学和神经科学教授教授、德州儿童医院 Jan 和 Dan Duncan 神经病学研究所 (Duncan NRI)创始主任 Huda Zoghbi 博士领导,并与Duncan NRI 的 Juan Botas 和 Zhandong Liu 博士进行了多学科合作。 研究于2023年1月6日发表在《Neuron》(最新影响因子:18.688)杂志上跨物种筛选揭示了三个新的 tau 蛋白调节因子研究人员的目标是进行公正的筛选,以找到其抑制作用可以降低 tau 蛋白水平的基因。首先,Liu 实验室对已知的约 17,000 个人类基因进行了计算建模和预测分析,并生成了一个包含 6,600 个基因的纲要,这些基因被认为是“可药用的”——他们将其定义为那些功能域可以被化合物修饰的蛋白质 。“接下来,我们使用了一种涉及哺乳动物细胞和果蝇的跨物种方法来‘梳理’这个庞大的集合,以找到影响 tau 蛋白水平的基因,” Zoghbi 实验室助理教授、论文的主要作者 Ji-Yoen Kim 博士说。 在这两个筛选中,基因都使用 RNA 干扰技术下调,一小部分基因在基于细胞的筛选中被 CRISPR 技术靶向。 “我们在哺乳动物细胞和果蝇中进行平行功能丧失基因筛选的策略使我们能够选择在这两个物种中都表现出最高命中率的靶点,” BCM 助理教授兼该研究合著者 Ismael Al-Ramahi 博士说。这种方法使他们获得了 11 个新的体内验证的 tau 蛋白调节因子。其中,三个靶点——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7 (USP 7)、RING 型 E3 泛素转移酶 (RNF130) 和 RING 型 E3 泛素转移酶 (RN149)——汇聚在泛素蛋白降解通路上。“跨物种方法使我们找到了可靠的 tau 蛋白调节因子,其功能至关重要,可以在从果蝇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得到保护,” Al-Ramahi 补充道。USP7、RNF130 和 RNF149 通过 CHIP/Hsp70 伴侣系统调节 tau 蛋白水平所有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内蛋白质都被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这是一个复杂的、严格监管的过程,涉及几个离散和连续的步骤。泛素分子首先被激活并转移到载体蛋白上。多个泛素分子通过一组称为 E3 泛素连接酶的酶连接到蛋白质底物上。最后,泛素化底物被降解。 以前的研究表明泛素连接酶 CHIP(Hsc70 相互作用蛋白的 C 端)是 tau 蛋白转换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选择性消除异常 tau 蛋白的关键因素。有趣的是,在这项研究中,Duncan NRI 团队发现 USP7 通过保护 tau 蛋白免受 CHIP 介导的降解来稳定 tau 蛋白。他们还发现 RNF130 和 RNF149 降低了 tau 蛋白降解物 (CHIP) 的水平,并且它们的抑制增加了 CHIP,这反过来又降低了 tau 蛋白水平。为了测试这些靶点基因是否可以调节大脑中的 CHIP 和 tau 蛋白水平,研究小组关闭了它们在过度表达突变 tau 蛋白的成年小鼠中的表达。“使用多西环素(Doxycycline)诱导系统关闭患有 tau 蛋白病的成年小鼠的 USP7、RNF130 或 RNF149 的表达会增加 CHIP 水平,并减少总的和磷酸化的 tau 蛋白,” Kim 博士说, “我们还看到 tau 蛋白病理学和神经炎症的其他明显迹象有所减少。最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小鼠在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中的表现与同龄正常小鼠一样好——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指标,表明除了同时降低 tau 蛋白水平外,增加 CHIP 水平还可以改善这些小鼠的神经元和整体大脑功能。” 尽管这三种蛋白质以前从未相互联系过,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功能集中在 CHIP 上,这突出了 CHIP 在维持 tau 蛋白水平受控方面的核心作用。 “虽然以前的研究使用反义寡核苷酸靶向人 tau mRNA,但我们合理地认为,鉴于预防失智的治疗可能最好在症状出现前阶段开始,并可能持续数十年,鉴定可被小分子药物抑制的 tau 蛋白调节因子将是值得的。” Zoghbi 博士说,“我们很高兴发现了三个降低 tau 蛋白水平的靶点,并显示出病理学以及学习和记忆方面的显著改善。这一发现为利用小分子抑制剂降低 tau 蛋白水平打开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并有望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 tau 蛋白病风险人群的记忆缺陷。”参考文献Source:Texas Children's HospitalNew tau regulato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discoveredReference:Jiyoen Kim et al,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regulators of tau identify targets for new therapies, Neuron (2023). DOI:10.1016/j.neuron.2022.12.012文章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2023年01月15日
2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1-11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50万人,每天喝茶或咖啡,降低死亡风险
中国人喝茶已经有4千多年的历史,很多人都喜欢每天喝点茶。目前全世界每天饮用的茶超过20亿杯,就全球人的消费量而言,仅次于水。多项研究表明,茶叶提取物能抑制癌变、延长寿命、降低高血压和患心脏病的风险。咖啡,当代人的续命神器,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们饮用以醒神和提高工作效率。过去的多项研究表明,定期喝咖啡可以带来很多健康益处。2022年11月18日,天津医科大学王耀刚团队在" BMC Medicin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单独分析,每天喝一杯咖啡或三杯茶,死亡风险最低。将茶和咖啡联合分析,与两者都不喝的人相比,每天1-2杯咖啡和2-4杯茶,全因死亡风险和呼吸系统疾病风险最低。此外,每天喝小于1-2杯咖啡和大于5杯茶,消化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最低。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的498158名参与者,年龄在37-73岁之间,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参与者咖啡和茶的饮用量,从国家死亡登记处获得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包括心血管疾病(CVD)、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研究人员分析了咖啡和茶的消费与全因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的关系。总的来讲,每天喝1-2杯咖啡、每天喝2-4杯茶的人占多数,分别占46.1%和43.7%。在平均12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34699名参与者死亡。其中,666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6018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2864人死于消化系统疾病。单独分析发现,单独喝咖啡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呈 J 型关联,单独喝茶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 J 型关联,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反向 J 型关联。此外,单独喝咖啡或茶与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之间也存在反 J 型关联。具体来讲,每天喝一杯咖啡或三杯茶,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最低。此外,每天5杯咖啡或6杯茶的人,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最低。将茶和咖啡联合分析,对于喝咖啡少的人来说,茶消费量的增加几乎与全因死亡率呈线性相关;而对于喝咖啡多的人来说,这种关系呈 U 形。然而,对于喝茶多或少的人,咖啡消费量的增加与全因死亡率呈 U 型关系。具体而言,与既不喝咖啡又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1-2杯咖啡和2-4杯茶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最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2%,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4%,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1%。此外,对于每天喝小于1-2杯咖啡和大于5杯茶的人,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最低。对此,研究人员表示,咖啡和茶都含有生物活性成分,例如咖啡因和儿茶素,它们在抗氧化、抗炎、降低血压、胰岛素抵抗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研究表明,无论是单独喝茶和咖啡,还是将茶和咖啡一起饮用,都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之间有相关性,每天喝一杯咖啡或三杯茶,每天喝1-2杯咖啡和2-4杯茶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最低。参考来源: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2-02636-2
2023年01月11日
2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1-10
炎症引发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线索
编辑推荐: 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这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脑炎症的新触发因素。这项研究发表在2023年1月6日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UT Health SAN ANTONIO)的科学家今天报告说,阿尔茨海默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一种罕见的脑部疾病)中,病毒感染期间存在的炎症触发因素有所升高。 圣安东尼奥德州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作者伊丽莎白·奥乔亚说:“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些疾病中大脑炎症的新触发因素。”她说,由于这个原因,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这一发现是新颖的。 阿尔茨海默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特征是一种叫做tau的蛋白质的有毒沉积物。他们的研究发现,tau诱导的“跳跃基因”——可以重新定位或复制自己到基因组的其他位置——形成双链RNA。这种异常的RNA模仿了在病毒感染中也存在的炎症触发。 “转座因子——所谓的跳跃基因——是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新的兴趣领域。我们的研究为它们如何在跳跃能力之外推动疾病进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对免疫系统来说,这些双链RNA看起来像病毒,尽管跳跃基因是我们正常基因组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进进性核上性麻痹患者死后的脑组织中,以及在小鼠和tau病果蝇模型的大脑中检测到双链RNA的积累。 “我们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发现了大量双链RNA的沉积,这些细胞为神经元提供代谢支持,调节神经递质并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在衰老和疾病中,星形胶质细胞会对神经元环境的损伤和破坏做出反应。我们的发现为理解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及其在转座因子控制中的作用打开了新的大门。” 在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的丧失是渐进性的。 研究人员在果蝇身上进行了实验,以快速测试他们关于双链RNA和大脑炎症的问题。奥乔亚说:“为了确保我们在果蝇实验中发现的东西与哺乳动物疾病有关,我们还研究了小鼠模型和受牛头病影响的死后人脑的脑组织。” “由于我们目前正在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局部II期临床试验中针对跳跃基因激活,因此了解跳跃基因产生的包括双链rna在内的全部有毒分子库非常重要。”文章来源:生物通
2023年01月10日
3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1-10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感染新冠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方法与协议》上的一篇新论文调查了感染COVID-19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措施,以及患严重COVID的情况。研究人员确定了增加感染风险的几个特征--包括男性、较低的年龄、B型血和较大的家庭规模--以及减少感染风险的许多其他特征--包括戴口罩和使用维生素D。他们还确定了增加或减少COVID-19严重病程风险的事情。这些发现中的一些是出乎意料的。 研究发现COVID-19跟儿童1型糖尿病的大幅增加有关:比例高达72% SARS-CoV-2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感染了6亿多人,迄今已导致657万人确认死亡。但是关于影响感染或患严重病程概率的因素的信息仍然不足,而且往往是推测性的。关于感染风险因素的预先登记的纵向研究出奇地少。许多因素,如与动物的接触,只是在理论基础上提出,或在非科学来源中讨论。 这里的研究人员对3万名互联网用户进行了研究,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网站招募参与者,他们分享了关于他们接触105个COVID-19风险因素的信息。研究参与者指出哪些潜在风险和保护因素适用于他们。这些包括健康和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行为信息,包括饲养动物、服用维生素和补充剂、积极参加运动、冷水游泳、经常唱歌、吸食大麻、吸烟、独居、在大自然中散步和做志愿者。 研究发现,可以预期的是,一些社会人口因素对COVID-19的风险有适度影响。居住在较大城市的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特别是女性感染的风险较低。较大的家庭规模和20岁以下儿童的数量(男性)与较高的感染风险有关。独自生活的人的感染风险比与他人同住的人要低得多。单身人士报告的COVID-19的病程也不太严重。教育水平和(女性)家庭规模对COVID-19的严重或长期疗程有最强的保护作用。 许多可预测的行为似乎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感染,而三个因素,即积极参与运动、经常唱歌和冷水游泳则反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对COVID-19感染最重要的保护因素是严格遵守戴口罩的规定。第二个最重要的保护因素是食用维生素和补充剂。这项研究特别发现,服用维生素D对获得COVID-19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坚持社交疏导和经常洗手只具有微弱的保护作用。这项研究还表明,拥有B型血会增加感染COVID-19的风险。养猫或狗作为宠物并不影响感染的风险,对某人经历严重病程的风险有大部分不明显的积极影响。 研究还发现,吸烟和使用大麻(在女性)对感染有相对较强的保护作用(当然,这不意味着推荐你去抽大麻)。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大麻和吸烟也可以对COVID-19的重症病程演变产生一些保护作用。吸烟对感染的保护作用在以前的研究中已有报道。然而,大多数研究则认为吸烟对COVID-19严重病程的风险有不利影响。 该研究最出乎意料的结果是,COVID-19病程的严重程度较高与坚持戴口罩和呼吸净化装置以及在较小程度上保持社交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容易出现COVID-19严重病程的人(那些超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糖尿病的人)努力避免感染,并更严格地遵守关于口罩和社会距离的公共卫生建议。但是当他们确实被感染时,由于他们的潜在健康问题,他们的病程往往更加严重。文章来源: cnBata
2023年01月10日
2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1-09
照护父亲九年,我离世界越来越远
贴身照护一个老人九年,是什么样的体验? 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详实的答案。关于「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部分人所知不多。我们倾向于相信,「老」是一件能够被钱解决的事,好的医疗机构,好的养老院,但郭强生不这么认为。他已经照顾自己的父亲九年了。 2013年,郭强生的父亲确诊失智。他必须面对一个选择:是继续自己的事业,把父亲放在养老机构,还是回到老家,照顾父亲?那时,他在台湾「东华大学」任职,是创作与英美文学研究所教授。他从高中开始写作,拿过各种文学奖,是业内知名的写作者。如果选择后者,一切都要归零,他要用自己的人生来置换父亲的晚年。两年后,他决定停薪留职三年,回到台北照顾父亲,直到今天。这漫长的九年,郭强生一直说起这个时间长度(采访于2022年底进行)。长期照护的生活是机械的、繁杂的,郭强生觉得自己离外界越来越远,他时时感到疲累,正如日本记录家庭看护者困境的《看护杀人》一书中写道:「长期压抑的家庭看护者,他们的压力就像是在空杯子上慢慢加水,快到杯缘处,似乎还能承受,等到再满上,压力就如同杯中的水满溢出来,崩塌殆尽。」 借由长期照护的经验,郭强生窥见衰老的真相。老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一点一点发生的。但整个社会尚未准备好照顾老人到九十多岁甚至一百岁。社会对老年的展示,走在两个极端,要么用花花绿绿的词语包装「老」,强调老人要「乐活」,要么把老去的过程说得凄凉恐怖。真正需要被看见的,是看护人才的流失、社会福利支持不足。 郭强生今年58岁,他和父亲,现在是两个老人一起过生活。对「老」的学习应该是当下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重要的事,因为即将到来的,很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老人,照顾另一个老人。以下内容由郭强生的讲述整理而成。一、 2013年秋天的时候,父亲也85、86了,被诊断出失智。要说失智这件事情有什么节点,真的很难判断,问题就是慢慢地、不明显地出现了。 家里那时候问题挺复杂的。我在花莲教书,给父亲打电话,他的同居人说你爸爸在睡觉。她想把我和父亲隔绝开,后来她直接把父亲的手机给没收了。有一次我跑回来,家里没人,灯全暗的,我爸躺在那边,电锅里就蒸了几个豆角跟几块豆腐,我甚至在家里发现一根很长的、放在嘴巴里的胃管。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决定要正视父亲该如何照护的问题。 那时,很突然地,我得知哥哥罹患第三期的肿瘤。哥哥生病之前,我心里仍然会觉得,还是有人可以帮你分担一点。后来,哥哥去世了,恋人又向我提出了分手。那是我最糟糕的时候。 我学会一件事情,不要再给自己找可以想象、可以依赖的东西,无谓地消耗期待。自己先开始做吧。 身边的人说,你怎么可能顾得上嘛,送养老院不就好了。但是我觉得,这不只是解决父亲没人照顾、送养老院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一辈子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么几段重要关系的话,我们要如何对待它们。照护不是责任分担或是义务,而是我的心愿。我没有婚姻、子女、家庭要照顾,我的心愿就是陪着父亲,让这个家画上最后的句点,做那个把原生家庭维持到最后的人。我们这一代同志,是原生家庭最后的照顾者。 照顾父亲,第一件事是要去找看护、外劳(外籍劳工)。那时候,台湾的养老从法条到日常事务方面都有问题。本地劳工不做24小时看护,做满8个小时就下班,那剩下的16小时该怎么办?唯一能够求助的只有24小时的住家外劳,但是申请外劳要有两位医生提供的医疗证明,证明老人真的需要。防外劳跟防贼一样,又防我们滥用医疗资源,医生也不敢随便开。 刚刚开始申请,外劳不可能那么快到,我只有一个人。问社区有什么资源,他们说中间会提供短期的社会照顾,一个礼拜免费3个小时。我问那个有什么用,他们说像托儿所那样,白天把他送去,下班就可以把他接回家,可以帮他洗澡,还可以继续共享天伦之乐。我说你听不懂吗,我家里没有别人,我人在花莲,谁早上把他送去,谁晚上把他接回来?我真的焦头烂额,三个月瘦了七公斤,实在是千头万绪。 我还要受到旁边邻居的骚扰。当时政府鼓励居民检举非法外劳,只要谁家有东南亚的义工出现,左邻右舍就可能打电话去检举,检举错了没刑责,检举到一个可以拿5000块(新台币)的奖励。 规则的制定者好像设计了一套很利民的制度,可是每个家都长得不一样。我发现,很多人没有真的想过,现代社会的家庭是怎么样的情况,每个人都用自己很有限的认知,用自己家的样子,来概括这个社会中其他的家庭。 这样子还是不能够好好照顾父亲,所以没有办法,2015年,我向学校申请留职停薪三年,回到台北。 二、 我回台北照顾父亲,大家说,你多可惜,你看你升上正教授了,在学校里头可以做个什么院长了,你就应该把父亲送养老院,你自己的人生还是很重要啊。 但我后来体会到,有什么样的机会,也是幻觉想象。我那时候也快50岁了,我到底还要什么,多做十场演讲吗?去拿一两百万的研究计划吗?我现在放弃的事情,并非全部归零,也许以后能拿回来一部分。但是父亲的家就是走向归零,全部没有了。最难的不是放弃工作,而是我要怎么做,让这个家还能够维持住。 我给自己设下了一个目标。只要父亲还认得我,叫得出我名字,我都不会放弃他。 等新的外劳进来的三个月里,照护父亲的只有我一个人。我真实地感受到看护工作就是一个机械性的劳动。从早上父亲睁开眼睛开始,梳洗、吃药、量血压、吃早点,散步,去医院回来,又要吃中饭,吃完中饭又来一遍,量血压、吃药、睡午觉,清洁家里,然后给他换衣服、洗澡、帮他上厕所,搞到11点就寝,一天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子。 那时,我会下楼去超商买杯热咖啡,坐在门口抽根烟。除此之外,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好的奖励给自己。外面的世界都有点陌生了。我感觉自己像是来到某个远方的城市,语言不通,我无法跟任何人互动。 我发现人其实也是可以这样过下去的。50岁了,我此刻、眼下就是这种生活,虽然很单调,很茫然,但是,什么东西只是我自己想象的,什么东西是我还想要去贪图累积的,在照护的那三年,这些东西从我生命里头慢慢地退掉了。 父亲就寝之后,外劳剩下的时间就跟家人视讯。可是我没有其他的家人,把父亲送上床,就会很空,很茫然。我必须接受此刻此时就是我唯一的生活,不要去想还有什么更好的东西在等着我,不要想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只是把照护当作额外的一件事情,认为我的生活不是这样,怎么多出一件事情,那会过得很痛苦。要很诚实地问自己,如果有一点不甘就不要做。 只有两种选择。你是希望跟你年老的父母再次建立一个新的、好的关系,还是想尽办法不让照护这件事情改变自己的人生?你有办法的话,就赚多点钱,把他送最好的养老院,自己心安理得,别人也没办法说话。吊在中间,两头不着,最难过。有人作为照顾者,会崩溃,但那个崩溃不是来自劳务本身,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也有了问题。 我和那些结婚、组建家庭的同龄人,最大的不同是时间的调配。如果我组家庭的话,好歹我去照顾父亲的时候,可以说,老婆,你去帮我跑一下银行好不好。或者叫小孩,你去给爷爷送个东西。但是现在只能由我一个人做。时间总是不够用,有一阵我的口腔里长了个息肉,发现后一直没时间去做化验割除。 只能学会对其他事情say no,很多的演讲、邀稿,我就说no,很多找我去做评审,我就说no嘛,我要留出空的时间来,以应不时之需。 照护以后,我十年没有离开过台湾,即使在台湾本地,顶多去当天能赶回来的地方。老人家小事情多,前一阵子,夏天的夜里,父亲突然开始发烧,会哭闹。我心想糟了,如果吃了退烧药,到三四点还不退烧的话,可能就要送医院了。我一整夜都不敢睡觉。直到今天,我还是得一直在他旁边,不可能让人暂时接手一天。离开远了,事态可能就会急转直下。 照顾一个衰老的人,不是突然发生、很快就会结束,这是长期抗战,得先有这样子的认知。三、 这些年,我一点点看到,人老的过程当中,到底会遇到什么。 父亲不是从不能自理那天开始就成了化石了,不是这样的。不能自理,是功能上发生的事情。你让他很快组织比较长的句子,来描述他自己的想法,这件事他会吃力,会有一些奇怪的表达方式。 不管冬天还是夏天,我父亲总是会问我,你冷不冷?他不是分辨不了季节,他只是想要问问你,你好不好。原来那种表达的路径走不通,他绕了另一条路。我觉得大家一直有个错误的观念,要把老人训练成正常的样子。比如说,老人的手在身上摸,你说不要摸、不要弄,你在干吗啊,停下来。其实他出现的新状况都是新的表达方式,表达他的不舒服。 一位朋友说,他父亲的性格改变了。我回答他,你怎么知道以前你以为的他的性格是正常的?也许现在那个贪吃、暴躁、疑心病重的老人才是真正的他?有没有可能他们这些行为始终在进行,只是一直没被我们发现。家庭也是一个规范系统。我们只记得父母总是在要求我们修正自己,但是绝大多数的父母被婚姻、子女修正的程度,也许他们自己到后来都无感了。等到人老了,对于社会规范与监视加之于身的警觉退化,也不懂得隐藏了,可能真正的自我才显现出来。 成为一个被照护者,父亲最开始是不适应的。他完全不是教科书上的老人,那种要把他当作幼儿般照料的说法,根本不成立。请第一个外劳的时候,他们冲突很大,一有什么不如意,我父亲会动手。只要我跟外劳讲话的时间一长,他就很想知道我们在讲什么,露出急躁的表情。 有段时间,他突然不吃东西了,一下子瘦了十几公斤。我想送父亲去医院,医护朋友说,送来我们也只能插鼻胃管,做不了什么,那个也很不舒服,就是灌食。我开始在家里观察和研究父亲。观察了两个多礼拜,我发现,他吃饭的时候,外劳会先装一碗稀饭,把菜统统铺在稀饭上面,拿汤匙舀了给他,他根本就不张嘴。 我猜测,他不吃饭可能有其他原因,跟他的眼睛有关系。他不太能够拿筷子,也看不清他要夹什么东西,但不想要外人知道。我们弄一碗不知道什么东西,叫他张口就吃,让他感到自己像废物一样,所以他不吃了。后来,我跟外劳说,你还是每次做出来三道菜,摆在盘子里,用筷子夹给他,问,爷爷,要不要吃鱼?爷爷,要不要吃蛋?这样,他还是在这个家里头,跟大家一样在桌上吃饭。慢慢地,他就开口吃了。 那是我刚开始照顾他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我不知道是自己照顾,还是把他送养老院。他也怀疑,大儿子死了,同居人也跑了,这个小儿子可能过几天就把我送走吧?庞大的未知会成为恐惧,恐惧就让人焦虑失常。我想,父亲那时候很暴躁,很不安,也是因为我没有下定决心。过了一个多月,他慢慢发现,没有人要把他送走,儿子一天到晚在身边,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对照护来讲,陪伴可能比医疗更重要。 父亲一餐饭要吃上两个钟头,大半时间闭目打坐,想到才挑一筷子。我渐渐抓到了诀窍,照顾老人就是要一个「慢」字。有话慢慢说,说快了他就不理你;散步慢慢走,走快了他就要回家。吃饭当然也得慢慢来。当我把整个周日都设定为空档,一种不需要做任何事的状态,我与他的频率就慢慢开始接近了。后来我的生活也因此多了许多无所事事的周日。 你不要以为老人有点迟缓,就感受不到你的情绪。他们只是外面的硬体磨损了,核心感受他会知道。你如果抱着不甘或者冷漠,还有很多的情绪,自己没有办法平复的话,被照顾者感受得到那种气氛和压力。 有时候在外面吃饭,我看到旁边一大桌三代同堂,有爸爸妈妈和小孩,旁边有个外劳陪着一位坐轮椅的老人家。那天,那位阿公在庆生,但是其他家庭成员就是在聊他们的事情,儿子你在国外念书怎么样,爸爸妈妈你们接下来旅行怎么样,虽然把阿公也推出来了,可是从头到尾只有外劳在喂他吃饭。很显然他们的生活里没有人想要跟阿公互动,他根本不在这个家里头。 所有担任照护的人都要知道,失智是不可逆的,顶多就是不要让他继续恶化,不可能变得跟以前一样。你不能说你要训练他,好像鼓励老年人多爬山,体力就会变好,不是这样。最好的方法就是花时间注意他的详细变化。 父亲是画家,刚照护他的时候,他对于他的字、画、书法,都没有兴趣了。这个过程我试了很多方式去诱导,让他对一些事情恢复兴趣。看他写书法,我就可以大概判断他的精神、体力怎么样。2018年到2021年,这三年,他又开始写字、画画了,可以写中楷,精神集中,腕力很好,后来只能写大字了。那段时间想起来就很珍贵。他写书法写了好几大本。跟他这些互动当中,我想到,我也50几岁了,我们现在是两个老人一起过生活。 我今天看到的父亲就是自己未来的样子,我在照顾他,也在学习以后怎么照顾自己。 四、 听说我换看护的过程,一个出版界的前辈和我说,搞不好你比你爸先死咧,这就是给你这种不结婚的人的惩罚。她幸灾乐祸。还有人说,哎呀,你真倒霉。我听了这话很震惊,她也终生未婚,也经历过父亲长期卧病,怎么会把家有老人需要照护这件事,用这么偏激的语言丑化?我怀疑她打心底厌恶照顾自己卧床父亲的那段记忆。 整个社会告诉我们,育婴是幸福,去做老人的照护者就是不幸,所以等到要面对它的时候,大家会这么慌乱。在台湾,你请育婴假,留职停薪的话,只要填了单子,一定可以申请到,两夫妻轮流各请三年,而且不得拒绝申请。我为了照顾父亲留职停薪,叫做「侍亲假」,要一年一请,一年一年地续,还要经过学校各级单位核准,系上要帮你配合。 大家觉得反正老人就是风烛残年,你请个一两天假赶回去,送了终,最后一面见到就好了。你父亲如果真的不行的话,需要一年两年吗?错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这样。老人卧病的时间十年、二十年是常态。照顾老人,我已经进入了第十年。 所以大家要有共识,这是我们的生命生活,而不是认为怎么这个问题落在我身上。这关乎整个社会的配合。过去,阿公、阿嬷们一起过,他们送走了自己的祖父祖母,再送父亲、母亲,这个仪式生生不息,环环相扣,本来就是社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但战后五十年,我们学美国模式,医疗、养老走向系统化,把它从家庭生活分出去之后,大家对「老」这件事情才变得越来越陌生,才有了恐惧。现在我们发现那个体系没有准备好照顾老人到九十多岁,甚至一百岁。原来的设计不行了,那该怎么办?把老人接回来,大家又不愿意,又很怀疑。 我们对衰老的恐惧多多少少被煽动起来了,「独居老人」、「孤独死」,死了之后几个月才被发现什么的,社会的话语字里行间把衰老讲成一个恐怖的事情。 有一天我跟朱天文聊天,为什么广告商一天到晚拍老人就要去爬山、老人要动,要动你才活得久?我非常不能理解。一天到晚谈的都只是肉体机能的事情,大家都以身体活得久为目标,我们觉得这个目标很奇怪。科学也好,商业也好,好像一直在促进大家的共同目标跟共识,但这件事情不需要什么共识。你是什么样子的人,你自己最了解。 还有人说,年纪大了,要多跟年轻人接触,自己才不会老化,要学习年轻人的言语。我后来想,什么事情真的让我心里有感觉到年轻呢?是当我听老歌的时候,那种青春的感觉。你年轻过、青春过的感受,是你自己的,你跟年轻人混在一起的「年轻」,是你包装出来的,内心并没有那样的悸动,没有活水源头。你不回忆,不回味,不拒绝,只有外面的一个壳,你已经跟二三十岁完全切断了。我们年轻的模式是一直在的,不必再去装出另外一种「乐活」。 我比被照护者的父亲那代幸运一点,他们没有料到自己会活这么久,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这一代,这件事情我是真正认知到了。做出最后决定那天还没有到来,但是我在这个准备过程中累积经验。我相信,我不是在慌乱的情况之下做了什么决定。 我从小喜欢阅读,一直觉得跟周遭的同龄人有一点距离。青春期之后,我发现自己是同志,开始知道这个世界是为异性恋准备的,不是为我准备的。这个过程充满了挫折、忧伤。我从来没有觉得被社会、世界接受过,又何谈老了以后被他们遗弃呢。在照顾父亲的这十年,更加体认到孤独是很正常的状态。我不知道以后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片刻都离不开手机、完全无法独处的这一代以后怎么办。那也是不一样的课题。以后他们要照顾的父母可不是这样子长大,不是这样子看人生的。他们要真正了解父母是谁,是怎么活过来的,才能做到真正的陪伴。五、 朋友们谈起养老,大概分成三派。一派就是,到时候再说吧,一派很担心,焦虑,不知道到底能做什么,还有一派拼命在买长照保险、养老保险,他们说,老了就住养老院,不要麻烦子女。 除非以后有重大改革,现在台湾所谓的养老院只有两种。一种是收卧床老人,叫安养中心,进去就是等死。另一种叫做养生村,只收还能够自理的老人,给他们安排了瑜伽课、画画课,还能唱卡拉OK。但养生村又是一个小型社会,里头也会有排挤,有嫉妒,有八卦,搞不好还有霸凌。住进去一定要常常有人去看你,如果跟我一样单身,顶好不要住养生村。知道你没有人来,照护人员是会大小眼的,来的那个人还要送红包,说请多多照顾。 我分析了一下,我从小就是不喜欢团体生活的人,可能半夜12点钟才跑去买东西吃。住在养老院会饿死,养老院多半开在山明水秀……也就是荒山野地里头。完全跟着大家作息,我会很痛苦。我不能接受的是,住进养生村最多就是个小单人房,我所有的书、收集的DVD,统统就要丢掉。对我而言,这些东西不可能跟我切断的。很多人觉得,住进养生村里头,好像拿到了移民的绿卡一样,可那是我真正的生命状态吗?跟我这个人真正的生活需求,是不是相符呢? 我最后会选择居家养老,但绝对不能请护工。外劳不是机器,偷懒真是难免。父亲还有我在看着、管着外劳,到我,就没有了。所以我现在能做多少,能照顾自己多少,就先做了,看外面的环境怎么变化之后再调整。对于老这件事,自己要先接受,我不能逃避。大家先认识老的过程是什么,你才能为自己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再朝自己的目标努力。我现在慢慢地让自己的生活作息正常一些,以免有一天我真的非得住进养老院。 很多人觉得,养老照护是医疗体系要想的事情,好的养老就是有好的医疗设备,好的养生村,其实不是。大规模的科技、医疗、社会、法律要一起动起来,看看有没有新模式会产生。我看到的新模式里头,养老社区化比较符合目前的真相,北欧国家现在在尝试把一些小社区维持恢复到1970年代、1980年代的样貌,让整个社区参与进来,让老人按三四十年前的方式活,电话还是转盘的,领钱还是用提款卡,买东西还是杂货店。让他们用这一套方式活,他们衰老的进程会延缓。 像我父亲情况稳定的背景是,我让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觉得熟悉。他住的地方没有更动东西。他的字、画在哪里,洗手间在哪里,是他下意识的直觉反应。老人会觉得老,不是智能出现问题。对他来讲,学一套新的东西才是加速衰老。我们现在的环境一直在改变,人还没老就先变得封闭了,反而是加速老化。六、 前两年父亲写字、画画,我帮他磨墨、备纸,找字帖,都是些小仪式。他的牙口越来越差,肉嚼不太动,一直得换食物。最近我教外劳把嫩豆腐、萝卜做成卤味,那时我想到,这是小时候看爸妈做菜才有的记忆,因为有这个家,我才知道这些事情,菜怎么准备,父亲写字、画画怎么准备。 但别的东西没话讲了。我和父亲之间,只是靠着一些旧的事情在联系着。 母亲死了以后,丧偶的父亲好像觉得得到了某种自由,想要发展他要的老后生活。那时,我每周末从花莲赶回来,陪父亲几天再回学校。但父亲却对我不耐烦,有一天开口要我搬出去。 后来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我和父亲两个人都在展开各自的人生,是疏离的。反而在照顾之后,我和他的关系又回到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每次问他,我几岁?他说20,我说那你几岁呢?他说他40,都乱说了(笑)。很奇怪,他知道我在教书,今天有没有课、你冷不冷,这是他最常问的两句话。 我和他有剑拔弩张的时候。他怨我不结婚,我和他半开玩笑,说我要是结了婚,就要忙着管我自己的家和小孩,就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照顾你。他脸色骤变,说我要你照顾?你照顾得了我什么?我有退休金,满街的人我还怕找不到人来照顾我?你滚远一点!我只感到极度的疲倦,用最冷静、最不带情绪的语调,打断他,和他说,不要再跟我闹别扭了,以后只有我们两个人了。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和父亲早早不合,一辈子不好。大学一毕业,她就嫁到比利时去,想离开那个家。近几年,她看了我的《何不认真来悲伤》,跟我讲,她以前一直觉得她父亲要向她道歉,现在终于决定放下了这个心结。她父亲90来岁,还得了癌症,最后这一两年,疫情期间,她一趟一趟地两边跑,2022年暑假给父亲好好地送了终。她说,我爸到死都把我当死人,只爱我妹妹,可是无所谓了,这就是我爸爸。和解是她单方面完成的,她觉得那是需要做的,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直到独力照顾老去父母的时候,才会了解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才会原谅曾经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如果有任何疏忽和失手,是多么不得已。身为照护者才会了解,我们自己也一直在犯错,也一直在学习。 母亲走的时候我才37岁,还不太懂真正陪伴的意思,家人真正能够提供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失恋翻来覆去地说得事无巨细,但对于从家人那里得不到的、遭背叛的或被误解的情感,总是陷入失语的境地。 直到照护父亲,我在里头我真的学到了、认识了,我是从这个家里来,所以我就成了我这样子的人,体会到这种相连的感觉。是我需要父亲,我赖在父亲身上,怕离得太远,就会失去自己跟家这件事的最后联结。 我最想要探索的,是一家人感情纠结的缘起,和后来挥之不去的疏离。我只知道,生命中其他消失的过往,我都可以放手,但这次不能。我只有一个家,不想等到一切都过去了才来哀悼、怀念。 2018年,我和父亲渐渐建立了比较规律的生活。他的看护和医疗,一个月的基本开销是6万(新台币),除了他的退休金,我每个月都要贴钱。我需要一份工作,需要重新厚着脸皮出来跟年轻人竞争。那年我转任到台北教育大学,这个系主打的是语文与创作,现在就全力在教学。我上课教教学生,下了课照顾父亲,或者写作,有空就翻出自己喜欢的老电影,上网去听老歌。 三个月前,父亲开始全天穿纸尿裤了。我还没给他打疫苗,他96、97岁,不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所以我很小心,在家里都戴着口罩。当下就是要平安度过这一关。现在他不会每天都有状况,隔一阵子,天气变化了,就要特别注意一下。 马上就要过年了,这十年来,每年的年夜饭我都是好好准备的,每一次朋友都说,家里就你跟你爸,忙活什么呢。我说这一定要的,就算我爸不在了,以后我一个人过年,也要忙活,我要买花,我要准备年菜,准备春联,这些事情我都要做。很高兴,又是一年了。文章来源:人物
2023年01月09日
11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18
19
20
...
24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