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呆 发布的文章 - 天下无呆
**手机版登陆界面按钮/>
** 显示logo图标语句/>
首页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开始搜索
1
什么是混合性痴呆?有多少患者是混合性痴呆症?它的危害更大吗?
500 阅读
2
与失智症共生:学会当自己的医生
423 阅读
3
关于九期一(甘露特钠)疗效调查
407 阅读
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要点
374 阅读
5
同型半胱氨酸是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
241 阅读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搜 索
标签搜索
视频
非药物治疗
AD
症状
意见反馈
照护
新冠病毒
大脑炎症
天下无呆
累计撰写
14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页面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找到
129
篇与
天下无呆
相关的结果
2025-03-03
简单抽血,即可提前1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发现,这两个指标阳性,认知障碍风险增加6.8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致命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病理学特征为淀粉样蛋白(Aβ)聚集、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和进行性神经细胞死亡。这些蛋白可能在发病前20年就开始逐步积累,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脊液(CFS)测定等评估方式,可帮助临床早期诊断AD。但若希望实现AD的早期筛查和广泛人群的普查,采用神经影像学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可行性不高。因此,开发基于血液检测的AD生物标志物是非常有必要的,p-tau 217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识别AD病理个体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之一,但其在预测认知未受损的人群未来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价值尚不明确。近日,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一项跨越10年以上的纵向研究,结果表明血浆p-tau 217是预测未来10年内发展为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力血液标记物,具有AD一级家族史的认知未受损个体p-tau 217水平升高,提示其未来10年可能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人员评估了血浆p-tau 217预测认知未受损个体发展为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价值,并与CFS p-tau 217和PET p-tau 217标志物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研究数据来源PREVENT-AD队列,该队列是针对有AD一级家族史个体开展的纵向观察性研究。研究共纳入了228例参与者(平均年龄63岁、72%为女性、39%为APOE ε4携带者),其中215例参与者具有可用的血浆Aβ42/40和p-tau 217数据、159例参与者具有可用的CFS Aβ42/40和p-tau 217数据、155例参与者具有可用的PET Aβ42/40和p-tau 217数据。所有参与者均为认知未受损个体,且至少接受了1年的认知相关随访。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生物标志物对参与者进行阳性和阴性分类[Aβ42/40(简称“A”)和p-tau 217(简称“T”)],其中PET生物标志物中,被归类到A+T+组的参与者占比仅有5%,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可能的原因是大多数PET生物标志物阳性的参与者,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结果显示,228例参与者中,共62例(27%)患者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所有参与者认知相关随访平均持续时间为7.7年。研究人员同时统计了不同组认知未受损的参与者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比例,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不同组认知未受损的参与者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比例(图片内容来源:参考文献[1])血浆生物标志物分类下(215例):相比于A-T-组(21%)和A+T-组(23%),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 76%),P<0.001;尽管A-T+组参与者人数较少,但相比于A-T-组(21%)和A+T-组(23%),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71%),P<0.001;将A-T-组视为对照组时,A+T+组和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增加了6.81倍(HR=7.81,95%CI:3.92~15.59,P<0.001)和3.25倍(HR=4.25,95%CI:1.60~11.31,P=0.004),但A-T-组与A+T-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HR=1.14,95%CI:0.58~2.24,P=0.69)。CFS标志物分类下(159例):相比于A-T-组,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18% vs. 72%,P<0.001);A-T-组与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无显著差异(18% vs. 20%,P=0.06);将A-T-组视为对照组时,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了2.63倍(HR=3.63,95%CI:1.72~7.70,P<0.001),但A-T-组与A+T-组(HR=1.50,95%CI:0.19~11.69,P=0.69)和A-T+组(HR=3.82,95%CI:0.50~29.24,P=0.20)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ET标志物分类下(155例):相比于A-T-组(20%)和A+T-组(44%),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100%),P<0.005;相比于A-T-组,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20% vs. 44%,P=0.005);将A-T-组视为对照组时,A+T+组和A+T-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增加了8.30倍(HR=9.30,95%CI:3.67~23.55,P<0.001)和1.75倍(HR=2.75,95%CI:1.43~5.27,P=0.002),A-T+组仅有1例参与者,因此未纳入分析,但这位参与者在随访期间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在这155例参与者中,有128例参与者曾参加过研究团队发起的其他研究,在先前的研究中,这部分患者平均随访3.16年时,A+T+组、A+T-组和A-T-组分别有55%、9%和10%的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而到了本次研究(额外增加了2.4年认识随访),三组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已经分别升高至100%、44%和20%。此外,无论哪种检测方式,所有A+T+组的参与者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比例均高于其他组。在后续的真实临床条件下,所有A+T+组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被认为属于AD相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其中约33%的患者已发展为痴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T-组无一例参与组被诊断为AD或进展为痴呆,仅有25%的参与者被认为存在主观认知功能下降。在血浆、CFS和PET标志物用于预测个体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准确性方面:仅检测Aβ42/40,血浆、CFS和PE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0.68和0.75;仅检测p-tau 217,血浆、CFS和PE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81和0.74;同时Aβ42/40和p-tau 217时,血浆、CFS和PE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82和0.79。结果提示,血浆p-tau 217阳性在预测个体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表现较好,不过在血浆p-tau 217的基础上增加了Aβ42/40检测后,并未明显提升预测结果准确性(CFS和PET也类似),事实上,大多p-tau 217阳性的患者,Aβ42/40也为阳性,也证实了这一结果。总之,在这项纵向多模式生物标志物研究中,对有AD一级家族史的个体进行了跨越10年(平均随访时间为检测后6年,随访范围1~10年)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血浆p-tau 217阳性个体在10年内均可能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为血浆p-tau 217阳性结果预测未来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据支持。文章也提醒道,相比于PET 标志物,血浆生物标志物和CFS标志物可能存在测量误差等问题,临床选择测量方式时应进行综合考虑。参考资料:[1]Yakoub Y, Gonzalez-Ortiz F, Ashton NJ, et al. Plasma p-tau217 identifies cognitively normal older adults who will develop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 10-year window. Alzheimers Dement. 2025 Feb;21(2):e14537. doi: 10.1002/alz.14537.文章来源:梅斯医学
2025年03月03日
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6
阿尔茨海默病脑部炎症新见解
一项最新的研究揭示了致病蛋白聚集体如何引发低水平持续性炎症。生物物理学会2月15日脑部炎症虽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却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呈现病理性恶化。不同于对抗感染的急性短暂性炎症,该病相关炎症具有慢性持续性特征,其机制长期困扰科学界。最新研究通过比较大脑免疫系统对细菌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反应差异,揭示了关键病理机制突破。这项由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 David Klenerman 教授团队完成的研究,将于 2025 年 2月15-19 日在洛杉矶召开的第 69 届生物物理学会年会上正式发布。研究将于2025年2月15-19日在 69th Biophysical Society Annual Meeting 上发布研究聚焦 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阿尔茨海默病标志性病理特征)引发的免疫反应与细菌毒素的差异机制。"虽然血脑屏障能阻挡细菌入侵,但小分子蛋白可能在脑内模拟细菌特性,诱发神经炎症并导致失智症。"剑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Arpan Dey 博士解释道。研究团队建立免疫细胞模型系统,分别暴露于 Aβ 聚集体和细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PS)。重点观察髓样分化因子复合体(Myddosomes)的形成过程,该复合体是启动炎症反应的关键信号枢纽。髓样分化因子复合体(图示黄绿色)的形成由巨噬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体(图示红色)触发实验数据显示,大尺寸 Aβ 聚集体能显著诱导髓样分化因子复合体形成,而小尺寸聚集体即使长期暴露也无法触发此反应,揭示蛋白聚集体物理特性对免疫激活的决定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LPS 引发的复合体反应速度与强度均显著高于最大 Aβ 聚集体,这或可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炎症的慢性化特征。"我们的发现建立了细菌感染与 Aβ 聚集体免疫反应的本质区别," Dey 博士强调,"大尺寸 Aβ 聚集体引发的缓慢而持久的免疫激活,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炎症的病理基础。"髓样分化因子复合体(图示黄绿色)的形成由巨噬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体(图示红色)触发实验数据显示,大尺寸 Aβ 聚集体能显著诱导髓样分化因子复合体形成,而小尺寸聚集体即使长期暴露也无法触发此反应,揭示蛋白聚集体物理特性对免疫激活的决定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LPS 引发的复合体反应速度与强度均显著高于最大 Aβ 聚集体,这或可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炎症的慢性化特征。"我们的发现建立了细菌感染与 Aβ 聚集体免疫反应的本质区别," Dey 博士强调,"大尺寸 Aβ 聚集体引发的缓慢而持久的免疫激活,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炎症的病理基础。"参考文献Source:University of CambridgeNew insights into Alzheimer's brain inflammationReference:https://www.biophysics.org/news-room?ArtMID=802&ArticleID=16513&preview=true文章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2025年02月16日
4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1-07
在寒流期间帮助失智症患者的7个建议
英国许多地区在未来一周将面临气温急剧下降,英国气象局已发布将持续至 1 月 8 日的黄色寒冷天气预警。这波寒潮可能会对英国近 100 万失智症患者构成严峻挑战。据英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一个致力于为失智症患者提供帮助和希望的慈善机构)称,极寒天气对失智症患者来说尤其具有挑战性。失智症患者往往很难适应较低的气温,他们可能无法表达寒冷的感觉,甚至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寒冷。在最近发布预警之前,该慈善机构敦促人们去看望患有失智症的亲人、朋友和邻居,并分享了7个有用的建议,以帮助失智症患者在寒冷的天气中获得支持:确保患者穿着得当:保暖的关键在于多层穿衣,而保持体温的最佳材料是棉、羊毛或绒面纤维。保持室内温暖:除了打开暖气外,防风、使用隔热窗帘和屋顶保温等措施也有助于保持室内恒温。鼓励定期活动:保持活跃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失智症患者保持体温。简单的活动,如让患者活动四肢或脚趾,都很有帮助。充分利用自然日光:冬季日照减少,可能会让失智症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困惑,甚至抑郁。坚持日常习惯:日常习惯的大幅改变可能会让失智症患者感到困惑或激动。冰雪天气要小心:感知障碍会让失智症患者难以发现人行道上结冰的区域,或理解路面可能格外湿滑。定期进食和饮水:保持体温会消耗大量能量,而温暖的室内环境会增加脱水的风险。因此,确保失智症患者在冬季定期进食和饮用足够的水分至关重要。英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负责福祉的高级知识官 Angelo Makri 表示:“英国有一半的人一生中会受到失智症的影响,要么是自己患上失智症,要么是照顾失智症患者,或者两者兼有。“对于许多照顾失智症患者的家庭来说,冬天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时期。通过定期探视他们并遵循这些有用的建议,了解如何在寒冷的月份里给予失智症患者最佳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舒适、安全,并尽可能保持独立。这也能让照顾者获得重要的安心感。”“我们希望所有受到失智症影响的人都能知道,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你都可以向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寻求实用建议、情感支持和指导,以找到最佳的下一步行动。”参考文献Source:Alzheimer’s SocietySeven tips to help people with dementia during a cold snapReference:https://www.alzheimers.org.uk/blog/how-support-somebody-living-dementia-cold-weather文章来源:阿尔茨海默症
2025年01月07日
5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12-25
阿尔茨海默症关键致病细胞已确定 或可逆转病情
财联社12月24日讯(编辑 黄君芝)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纽约市立大学(CUNY)研究团队揭示了大脑细胞压力与阿尔茨海默症(AD)进展之间的关键机制。该研究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神经元》(Neuron)杂志上。据悉,这项研究主要聚焦于大脑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研究人员指出,小胶质细胞是大脑的主要免疫细胞,在与该疾病相关的保护性和有害反应中都起着核心作用。小胶质细胞通常被称为保护大脑健康的“第一反应者”,但根据这项研究,此类细胞现在也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中重要的致病细胞类型。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细胞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一些保护大脑健康,而另一些则加剧神经退化。因此,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药物疗法将能减缓甚至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具体而言,该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与压力有关的小胶质细胞表型。这种细胞类型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脑内大量积累,并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Pinar Ayata说:“我们开始明白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害的小胶质细胞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治疗它们。我们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经退行性小胶质细胞表型,其特征是与压力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表明,当小胶质细胞内的应激反应通路(ISR)被激活时,它们开始制造并释放有毒脂质。这些脂质会对大脑中的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造成伤害。这两种细胞对于维持大脑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而它们的受损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人员指出,阻止ISR通路或脂质合成过程,则可在临床前模型中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症状。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在已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脑组织样本中存在大量的“暗色小胶质细胞”。这类细胞的数量比健康老年人高出一倍,并且与细胞压力和神经损伤有关。进一步实验显示,在小鼠模型中,抑制ISR通路或脂质合成,可以防止突触丧失,以及tau蛋白(微管相关蛋白)异常聚集,为治疗干预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途径。该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Anna Flury表示,“这些发现揭示了细胞压力和阿尔茨海默病中小胶质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之间的关键联系。针对这一途径可能会通过停止有毒脂质产生或防止有害小胶质细胞表型的激活来开辟新的治疗途径。”研究人员还称,“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减缓甚至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为数百万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希望。”文章来源:财联社
2024年12月25日
6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12-24
洗澡请记住一组数字:42,20,5
医生提醒,冬天洗澡注意关于水温、时长、保湿的一组数字。老人每天用热水烫澡半小时,皮肤开裂疼痛难忍据悉,72岁的蒋奶奶平素很爱干净,习惯每天睡前洗澡,入冬降温后水温调得更高,但半个月前莫名的周身瘙痒感令她倍感困扰。发现只有在烫澡时症状才能稍稍缓解,她每天都要用近45℃的热水烫洗近30分钟,甚至半夜痒醒还会再去洗一次,直到一周后全身皮肤奇痒、疼痛到寝食难安,才到医院皮肤科看病。经查体,接诊医师樊倩雯发现,蒋奶奶全身皮肤似铺上一层白霜,干燥且散在分布大量白色细碎鳞屑,尤其是双小腿皮肤皲裂,明显可见网状交织的红斑,好似鱼鳞的裂纹一样。问诊过程中,她仍痒得忍不住抓挠,抓到裂口处疼得龇牙咧嘴。综合检查,老人被确诊为乏脂性湿疹。樊倩雯表示,老年人群本身皮脂分泌相对较少,尤其寒冷的冬季更是少之又少,加上患者高温、长时间、频繁过度清洁,共同造成皮肤表面的皮肤保护膜(俗称皮脂膜)被破坏,这才诱发并加重了乏脂性湿疹的发作。为免病情进展致皮肤皲裂处破溃,湿疹加重,出现渗液(流黄水),甚至继发严重皮肤感染,樊倩雯为老人制定了止痒、中药熏洗光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同时反复叮嘱老人避免烫洗,加强保湿。经5天综合医治,老人的皮疹明显消退,皲裂处已愈合结痂,瘙痒消失。冬天洗澡注意这组数字樊倩雯提醒,冬天洗澡应注意关于水温、时长、保湿的一组数字:42,20,5。从保护皮肤的角度,冬季不推荐天天洗澡,根据出汗的情况2~3天洗一次即可;樊倩雯提醒,冬天洗澡应注意关于水温、时长、保湿的一组数字:42,20,5。从保护皮肤的角度,冬季不推荐天天洗澡,根据出汗的情况2~3天洗一次即可;对于爱干净、不洗就难受的人群,水温不宜超过42℃,淋浴控制在10~15分钟内,泡澡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可选用滋润型的温和沐浴露,切勿用皂基类清洁力强的沐浴露或肥皂。对于皮脂缺乏的老年人以及平时皮肤容易干燥的人群,应抓紧洗完澡后的黄金5分钟涂搽身体乳以加强保湿。对于皮脂缺乏的老年人以及平时皮肤容易干燥的人群,应抓紧洗完澡后的黄金5分钟涂搽身体乳以加强保湿。樊倩雯提醒,冬天洗澡应注意关于水温、时长、保湿的一组数字:42,20,5。从保护皮肤的角度,冬季不推荐天天洗澡,根据出汗的情况2~3天洗一次即可;对于爱干净、不洗就难受的人群,水温不宜超过42℃,淋浴控制在10~15分钟内,泡澡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可选用滋润型的温和沐浴露,切勿用皂基类清洁力强的沐浴露或肥皂。对于皮脂缺乏的老年人以及平时皮肤容易干燥的人群,应抓紧洗完澡后的黄金5分钟涂搽身体乳以加强保湿。樊倩雯提醒,乏脂性湿疹可自查自测,日常若常觉皮肤干痒,出现干燥的白色鳞屑,一刮皮肤就出现发白的痕迹往往提示皮肤干燥,如果瘙痒加剧,越洗越干,甚至像蒋奶奶一样出现鱼鳞样的皲裂、脱皮,则提示乏脂性湿疹,初期严格避免过度烫洗和搔抓,并坚持使用皮肤保湿剂的情况下,大多可自行恢复;若恢复不明显甚至加重,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皮肤专科,遵医嘱进行足疗程医护。文章来源:央视网
2024年12月24日
40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1
2
3
...
26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