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最新研究 下的文章 - 天下无呆
**手机版登陆界面按钮/>
** 显示logo图标语句/>
首页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开始搜索
1
什么是混合性痴呆?有多少患者是混合性痴呆症?它的危害更大吗?
402 阅读
2
与失智症共生:学会当自己的医生
355 阅读
3
关于九期一(甘露特钠)疗效调查
339 阅读
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要点
254 阅读
5
同型半胱氨酸是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
221 阅读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搜 索
标签搜索
视频
非药物治疗
AD
症状
意见反馈
照护
新冠病毒
大脑炎症
天下无呆
累计撰写
13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最新研究
治疗体会
照护交流
名医推介
心情驿站
AD知识
页面
老年用品
辅助定位
APP下载
意见建议
赞助平台
关于我们
找到
67
篇与
最新研究
相关的结果
2022-06-30
美国最新研究:“伟哥”在预防老年痴呆症上或有显著功效
西地那非(Sildenafil),俗称"伟哥",此前一直被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血压。而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认为,伟哥在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上或有显著功效。服"伟哥"与患老年痴呆风险降低69%存在显著关联当地时间12月6日,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基因组医学研究所博士、华裔科学家程飞雄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衰老》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服用西地那非与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大幅降低69%存在显著相关。此前,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研究已表明,"伟哥"可以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但在人体试验中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程飞雄博士的研究团队利用大型基因图谱网络,整合了遗传学和其他生物学数据,构建了能展现阿尔茨海默症生物学特征的13个疾病"内表型模块"。随后,团队在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1600多种现有药物中,开始寻找哪些可以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在观察了这1600多种药物与人体中超过35万种不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后,他们最终锁定了得分最高的西地那非。研究负责人程飞雄表示:"西地那非已被证明在临床前模型中显著改善认知和记忆,是最佳的候选药物。"随后,为验证西地那非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关联,研究团队对全美723万人的医疗保险数据进行了分析,以观察那些服用西地那非的人多年来的健康状况。研究表明,在服用西地那非的人群中,约99%的人在6年的时间里没有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而那些没有服药的人,这个数字约为95%。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潜在机制,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对来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神经细胞进行了药物测试,结果显示,西地那非促进了新的神经突起的生长,并以 tau 蛋白(阿尔茨海默症的特征之一)为靶点,减少了 tau 蛋白的积累。科学家们在已发表的论文中写道:"经过6年的随访,与匹配的非西地那非使用者相比,服用西地那非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69%显著相关。""伟哥"可抑制有毒蛋白质积累同时,该研究团队也谨慎表示,虽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服用"伟哥"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较低,但这并不能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程飞雄博士称,为了确定西地那非的疗效,需要对男女两性患者开展随机临床试验,并进行安慰剂对照。尽管如此,牛津大学高级临床研究员伊万·科伊切夫博士称,"这项研究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进展"。众所周知,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的研发是全球药物研发失败率最高的领域。而二次利用现有药物的方法,可以将药物的研发周期缩短数年,并降低失败的风险。2020年7月,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曾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项研究称,PDE5抑制剂,即西地那非(伟哥)可以摧毁错误折叠蛋白,抑制体内有毒蛋白质的积累,这种有毒蛋白质的积累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西地那非可以激活细胞蛋白质的"质量控制系统"蛋白酶体,提高其处理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辉瑞公司最初将"伟哥"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而展开了临床研究。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却"阴差阳错"发现了其对治疗男性勃起障碍效果更好。2020年,西地那非又获批了第二个适应症,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
2022年06月30日
2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06-30
基因缺陷猪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人员克隆了一种基因突变的小型猪,这种基因突变最近被确定为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直接原因。研究结果对制药行业来说尤其有意义。 几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现在,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生物医学系和临床医学系的合作培育出了一群小型猪,这可能会使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和治疗向前迈进一大步。这些克隆猪出生时带有 SORL1 基因突变,这很有趣,因为在人类所有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病例中,多达 2-3% 的病例中发现了这种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猪在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这给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跟踪疾病早期迹象的机会,因为猪显示出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用于人类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相同。“通过跟踪猪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中最早的变化。之后,这些变化会导致大脑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从而导致失智。但现在我们可以在猪失去记忆、行为改变等之前跟踪它们,这将使测试新药成为可能,这些新药可以在早期用于预防 SORL1 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生物医学系副教授 Olav Michael Andersen 说。该研究[1]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上。 研究于2022年9月12日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最新影响因子:16.988)杂志上“猪在很多方面与人类相似,这就是为什么这增加了生产对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可能性。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可行的动物模型来弥合研究和药物开发之间的差距,” Olav Michael Andersen 解释说。奥胡斯大学临床医学系副教授Charlotte Brandt Sørensen(左)和生物医学系Olav Michael Andersen(右)从皮肤细胞克隆的猪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有三种基因APP、PSEN1、PSEN2(如果它们发生突变)可以直接导致阿尔茨海默病。通过过去 20 年的密集研究,现在已经确定,第四个基因 SORL1 的突变也可以直接导致广泛存在的失智症。如果这种基因有缺陷,携带这种基因缺陷的人就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我们通过改变目前已知的与阿尔茨海默病直接相关的四个基因中的一个,在小型猪身上创建了一个动物模型。这些猪可以用于制药行业开发新药,与此同时,这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可能性,以了解后来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的大脑早期变化。” Olav Michael Andersen 说。此前,研究人员还通过克隆技术开发了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的猪模型。这是通过从猪的未受精卵细胞中去除遗传物质,然后将该细胞与来自另一头猪的皮肤细胞融合。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使用了预先基于 CRISPR-Cas9 的基因编辑来破坏哥廷根小型猪(Göttingen minipig)皮肤细胞中的 SORL1 基因。哥廷根小型猪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小的猪品种,成年后,它们的体重约为35公斤。哥廷根小型猪除了以其特别小的体型而闻名外,还以其温顺的天性和非常干净、特征鲜明的健康状况而闻名,其结果是一个重建胚胎,即克隆卵子,它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具有与基因编辑皮肤细胞相同的遗传特征。这意味着克隆的小型猪出生时 SORL1 基因受损。负责开发转基因克隆猪的临床医学系副教授 Charlotte Brandt Sørensen 说:“这些猪类似于有 SORL1 基因缺陷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与以前的阿尔茨海默病猪模型形成了对比,以前的猪模型是将一个或多个突变的人类基因插入,以加速疾病的发展。”由于这种突变是遗传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培育出在三岁前就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最初症状的猪。能在疾病爆发前测试药物吗? Olav Michael Andersen 说“我们从人类遗传学中知道,当 SORL1 基因被破坏时,就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我们已经证明,如果破坏了猪的这个基因,动物的脑细胞就会发生我们期待的早期变化。这使得发现反映疾病最初、临床前阶段的生物标志物成为可能,”他说。 丹麦公司 Ellegaard Göttingen Minipigs 拥有该小型猪品种的专利,并正在饲养它们。“最好的办法是在这种猪模型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药物,我们已经在准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携带 SORL1 突变的患者群体远远大于在其他三个已知基因中有错误的患者群体,” Olav Michael Andersen 说。事实:阿尔茨海默病和遗传学 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如果一个人有遗传易感性,这就会与其他风险因素,如生活方式(如吸烟和肥胖)和环境影响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在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只有大约 3% 的人是由于已知基因突变直接导致该疾病的。已知的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基因有:APP、PSEN1、PSEN2——最近发现的是 SORL1。SORL1 基因于 1996 年在奥胡斯大学被发现。2021 年,Philip Scheltens 博士在《柳叶刀》(The Lancet)上的一篇文章[2]中确定它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克隆小型猪的研究是 Olav Michael Andersen 副教授在 2022 年 9 月底获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基金会基础研究奖的原因之一。参考文献Source:Aarhus UniversityPigs with gene defect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References:[1].Olav M. Andersen, Nikolaj Bøgh, Anne M. Landau, Gro G. Pløen, Anne Mette G. Jensen, Giulia Monti, Benedicte P. Ulhøi, Jens R. Nyengaard, Kirsten R. Jacobsen, Margarita M. Jørgensen, Ida E. Holm, Marianne L. Kristensen, Aage Kristian O. Alstrup, Esben S.S. Hansen, Charlotte E. Teunissen, Laura Breidenbach, Mathias Droescher, Ying Liu, Hanne S. Pedersen, Henrik Callesen, Yonglun Luo, Lars Bolund, David J. Brooks, Christoffer Laustsen, Scott A. Small, Lars F. Mikkelsen, Charlotte B. Sørensen. A genetically modified minipig model for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SORL1 haploinsufficiency. 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2; 3 (9): 100740 DOI: 10.1016/j.xcrm.2022.100740[2]. Scheltens P, De Strooper B, Kivipelto M, Holstege H, Chételat G, Teunissen CE, Cummings J, van der Flier WM.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2021 Apr 24;397(10284):1577-1590. doi: 10.1016/S0140-6736(20)32205-4. Epub 2021 Mar 2. PMID: 33667416; PMCID: PMC8354300.免责声明天下无呆平台上的医疗信息仅作为信息资源提供与分享,不用于或依赖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此信息不应替代专业诊断或治疗。在做出任何医疗决定或有关特定医疗状况的指导之前,请咨询你的医生。阅读原文
2022年06月30日
18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13
14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113号